首页
搜索 搜索

怎么看海鲜店缺斤短两被罚30万|新闻眼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2023-07-10 19:38:49

今日新闻眼

● 怎么看海鲜店缺斤短两被罚30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万元“高校研学游”,值吗

提奇葩问题?招聘不可玩套路

● 公共场合该对儿童宽容一些吗?

● 对无效社交不妨适度反连接

01

怎么看海鲜店缺斤短两被罚30万

近日,三亚市市监局通报一起欺诈消费者事件:涉事商户“三亚天涯彭进风海鲜店”作弊将海鲜称重塑料筐重量计入账单结算,存在短斤缺两的违法经营行为;责令该海鲜加工广场将涉事商户清退出场,对涉事商户罚款30万元;责令该海鲜加工广场全面停业整顿,罚款10万元。

微评

清退出场、罚款30万元,处罚不可谓不重。坦白说,如果涉事商家知道后果会这么严重,估计宁愿多送一些斤两。但凡事没有如果,错了就要接受处罚,就要付出代价。商户大概没想到这次遇到了“较真”的消费者,有些商家之所以胆大妄为,正是因为怀着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所谓常态化长效严管机制,就是要对欺诈行为露头就打、一打就痛,形成零容忍的监管氛围,一步步挤压这种侥幸心理的残存空间。

罚款从来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形成震慑力。回看整个事件,受害者仅仅是消费者吗?对于该广场那些诚信经营的商家来说,也在“一粒老鼠屎坏一锅汤”的效应下生意受损,看不见的“伤口”还有三亚当地的餐饮行业信誉,甚至是整个三亚文旅的形象。也因此,唯有重罚,方能止损,方能“疗伤”,让商家建立起敬畏心,自觉遵纪守法,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央广网)

02

万元“高校研学游”,值吗?

日前,媒体曝光了暑期火热的“高校研学游”背后的重重“陷阱”,引起舆论的关注。据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研学项目让家长花了大价钱,实际内容却与广告宣传不符,有虚假宣传的嫌疑。比如,某名校暑期研学项目,广告中明确提到有北京大学的参观行程,价格高达9980元,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接近名校,给孩子报了名。但最后却发现,这个钱花得很不值,孩子根本没进入北大校园。按照工作人员的说法,“考虑到孩子打卡名校的心愿,将安排大家前往清华或北大门口合影留念。”

微评

花了很多钱,却没达到预期的目标,还耽误了时间和精力,这放在任何家长身上,恐怕都难以接受。一些“高校研学游”项目广告宣传很诱人,但实际情况却令人不满,纯属“挂羊头卖狗肉”。在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下,一些家长便丧失了理性和判断力,只看到研学机构天花乱坠的吹嘘,却看不到这些项目背后的风险与陷阱。还有一些商家只看短期利益,不考虑虚假宣传到底会给自己和孩子们带来什么,即便短期内赚到了钱,早晚也会砸掉自己的招牌。

“高校研学游”目前还处于规范力度不够的状态。只有不断加强正面引导,推动实现行业内的优胜劣汰,才能有效消除乱象,给予学生和家长更多选择的空间,最终实现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双赢。(中青评论微信公号)

03

提奇葩问题?招聘不可玩套路

面试是求职应聘中的重要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用人单位在进行面试时提出一些与招聘岗位并不相关的问题,比如属相星座、如厕习惯、吃饭时长、入睡时间等。尽管只是个例,但这样的歪风不可长,乱象必须纠。

微评

面对招聘陷阱、面试黑话,求职者如何规避这些潜在的“坑”和“雷”?求职面试,本就是一场双向选择,最重要的就是真诚。对求职者来说,多一些真诚、多一些准备、多一些自信,在面试中能更好地发挥、表现自己;对用人单位来说,也应当以真诚的态度招纳人才。值得注意的是,招聘市场上很多岗位信息是程式化的,用人单位的亮点和详细信息并不能充分体现,给求职者做出选择带来一定困难,互联网上的不少求职技巧也在教人怎样听得懂面试时的潜台词、画外音。不过,对于求职者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掌握这门隐形“学问”并不意味着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求职者要根据个人专长及兴趣做好岗位选择,并做好充足准备。(经济日报)

04

公共场合该对儿童宽容一些吗?

最近关于儿童在公共场合哭闹而引发矛盾的新闻时常冲上热搜。比如国内高铁上有乘客之间因为孩子哭闹而互怼的,还有乘务员要求家长带孩子去车厢之间以免打搅其他乘客休息的。一时之间,对于该不该在公共场合对儿童多一点宽容和理解的问题再度引发热议。

微评

怎样教育“熊孩子”的话题更多是家庭内部的私人话题,而该不该宽容儿童则是一个具有公共价值的话题。这当然并不是说,在公共场合哭闹,甚至扰乱秩序的“熊孩子”就是可以被纵容。孩子不懂事,家长应该教育;家长不负责,也应该被公众批评。但这和对孩子该不该宽容是两回事,不该把对部分不文明现象的“恨”转嫁到所有家长和儿童的头上。

说到这里,也就不难理解,给孩子们多一些宽容不光是一种善良和大度,实际上也是对社会发展负责任的态度——给更多家庭和孩子更加健康、宽容的成长空间,对每一个人都有利。(光明日报客户端)

05

对无效社交不妨适度反连接

微信朋友圈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近日,一项面向1335人的媒体调查显示,59.4%的受访者觉得朋友圈中的“无效社交”多。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社交期待不尽相同,但大体不外乎几种:获取情绪价值,培育社会资本,获得信息增量。在这次调查中,仅有10.4%的受访者觉得朋友圈中的“无效社交”影响不大,多少说明了一些问题。

微评

朋友圈过度的连接在延伸社交半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造成对原有边界的侵犯。对很多人来说,彻底的“断舍离”不够现实,无差别地维持关系亦不可取,更为可行的应对策略,是适度的对外切割。对此,学者彭兰曾经提出过一个“反连接”的概念:不是无条件地切断所有连接,而是在一定情境下进行“数字减负”,以期恢复必要的个体空间和自由。循此思路,减少软件的使用频次,屏蔽某些“好友”的朋友圈,换个平台当“后花园”,或是将更多精力放到线下的亲身体验中去,都有利于抵抗信息过载和社交倦怠。

无论媒介生活如何变化,社交的底层逻辑始终不变——以心相交,成其久远,理想的人际关系,应该是一种双向的价值输出。恰到好处的自我披露,和精神包袱的松绑并不矛盾,至于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平衡,倒也见仁见智。都说“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换个角度看,何尝不是一种“反连接”,让志同道合者更精准匹配了么?(南方日报)

责编 | 张钰坤、刘丽颖(实习)

X 关闭

© 2023 京津冀医疗器械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邮箱:434 922 6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