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市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2023|今日观点
中国超市行业市场参与者众多,集中度较低,根据2021百强超市销售额情况,超市行业CR2约为22%,CR5约为41.6%,全国性布局的龙头企业数量相对有限,大多数超市品牌主要深耕区域市场,且受到疫情影响,2022年永辉、步步高、人人乐等多家上市超市企业业绩预亏。从区域布局来看,超市行业上市企业以区域性企业为主,全国性连锁超市有数量相对有限,主要有高鑫零售、华润万家、联华超市。
截至2022年7月,高鑫零售、永辉、沃尔玛、华润万家、物美集团在全国前十零售商市场份额排名中占据前五,市占率分别为7.8%、5.5%、5.4%、5.3%、3.2%。中国的商超行业区域性布局特征明显,地区分散化现象严重,上述公司是少数几家能够在全国范围能实现布局的大型超市企业。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超市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分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企业对中国超市百强排名,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梯队,处于第一梯队的是位列前十强的全国性连锁超市品牌,如沃尔玛(中国)、高鑫零售、永辉超市等;处于第二梯队的是排名前50位的地区连锁经营品牌,包括人人乐、欧亚集团等;处于第三梯队的是50强以后的中小型超市企业,包括美宜多、万客隆等。从百强超市区域分布的角度,东部沿海地区省份和直辖市拥有最多超市总部,门店覆盖范围最广;中部次之;西部数量最少,平均销售规模最小,门店覆盖范围也最少。
2021年,Top100超市企业门店总数28502个,同比增长2.9%。门店数净增加795个,门店增速明显低于2019年(6.6%)和2020年(7.4%)。门店数增加最多的是生鲜超市钱大妈和折扣超市好特卖,合计净增加783个门店,其他企业的合计净增门店数仅12个。2022上半年,上市超市企业开店速度放缓。截至2022上半年,9家上市企业共净增门店45个。其中,便利店净增69个,超市门店净减少22个。
超市行业上游为日用百货、食品粮油等消费品,产品供应充分,产品价格波动性整体较小,流通渠道较为透明,消费者议价能力较小;规模较大的零售企业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能够获取较低的采购成本,在运营过程中复制并充分利用管理和销售经验,降低运营成本;对行业新进入者来说,由于规模有限,其必然的结果是经营品种少,配套程度低,无法形成供应链优势,成本优势无从体现,规模不经济,因此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小;超市行业现有竞争者数量较多,且随着新零售对消费者习惯带来的变革,传统商超需要加速线上布局,通过多元化营销体系,缓解日益加剧的竞争风险。
中国超市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2023
超市行业正处于关键期,数字化+新业态的社区团购模式正是一种发展新方向,超市本身具有仓储和产品的优势,想要开展社区团购非常简单。但想要做好社区团购,运营好社区团购,则需要更专业化的社区团购领域团队帮助。超市行业店型越来越呈现小型化、社区化、便利化趋势。一方面,以谊品生鲜、钱大妈等为代表的社区生鲜超市作为一种新业态模式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以高鑫零售、永辉超市为代表的超市龙头企业纷纷开启mini店等小型门店拓展,完善多业态布局。
近几年超市整体门店营业面积稳中有升,但在业态上大超市的数量有所下滑,而以永辉生活超市为代表的中小超市数量则有所扩张。我国超市业态形成了大型超市+超市+社区超市的格局。大型超市和超市占据核心商圈,覆盖5-20和3-5公里的商圈,社区超市临近各居民区,覆盖1-3公里的商圈,填补空白和销售薄弱区域。每家企业也根据所在城市商圈、物业的特点,配置面积大小不等、功能定位不一的各类型门店。
目前在全国已形成较大规模的连锁型企业有上海华联、联华、农亡商超市公司、北京伍富连锁公司、福建华榕连锁公司,广东美佳超市公司,深圳万佳百货有限公司等。这些连锁企业规模效益明显,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规模化的提升首先就表现在连锁企业间联合、兼并、重组活跃,企业并购步伐加快,通过并购来实现企业网络扩张和资本扩张,逐渐进入资本时代。
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超市品牌定位逐渐细化。企业通过门店的面积、商品结构的差异设定、装修风格和配套设施的匹配来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调查数据显示,实体超市新开门店越来越多向主营生鲜食品的小型社区门店转型,面积从两三百平到一两千平不等,平均面积约900平米。目前超市百强企业门店中七成是小型社区门店。
想要了解更多超市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超市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